1. 知识管理:书签、笔记
书签工具:Chrome、Notion
笔记工具:Apple 备忘录、Notion、微博、Microsoft TODO、滴答清单、有道云笔记
有想法简单记录,避免遗忘。
2. 知识消费
2.1 随机输入
最近工作上项目比较忙,
没法做到每天都会在电脑上进行浏览,
周五项目空档期,稍微有点时间放松一下。
于是就想打开『科技爱好者周刊』,其中的『AI 驱动的开源知识库 PandaWiki』吸引了我,
因为我最近也在想,自己散落各处的笔记、随想这些内容,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方便管理起来?
其实公司的文档库就蛮好用,支持代码、流程图、office 全家桶、富媒体等一系列功能,而且带检索系统。
在看到可以通过『confluence』导入,就想到之前收藏了几篇文章,
也是 confluence 的(很少个人博客用),但是不记得内容标题。
最后在书签里边翻看,终于找到了,是架构图相关的内容架构制图:工具与方法论
于是顺着目录看了下其他文章,想不到有意外的收获,有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感觉:
- 向上管理
- 领导力是怎么做别人的上司
- 在这之前你得先领导自己和老板
- QBQ 问题背后的问题:改变思维模式,提升个人责任感
- 避免:将焦点放在了无法控制的人和事上
- 提倡:不要问错误的问题,而要学会问正确的问题( 向内求,eg:为什么客户这么难缠?-> 我如何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?)
讲真,这次的放松,超出了我的预期。
有时间停下来,随机输入,有意外的收获,长期坚持会有奇迹 =。=
当时还做了个简单的纪要,甚至分享给了家里领导:
1 | 看周刊 → pandaWiki → confluence 导入 → 想起之前有个人的网站是 confluence → 我也想搞一个记录各种内容 → 找到网站 → 架构图相关 → 技术管理 → 向上管理 → 记录笔记 → 领导力是怎么做别人上司 → 在这之前你得先领导自己+老板 https://johng.cn/management/upward-management → qbq 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转换思维方式 https://johng.cn/management/qbq-thinking |
2.2 知识消费:时常回顾
我是 2018 年 8 月 7 日开始用微博的,截止目前发布 473 条微博,大部分都是阅读相关。
过去几年,几乎每看完一本书,就会在微博去发笔记,仿佛是发完笔记这本书才算看完~
其实发布笔记时一本书的结束,也是一直沉淀,后续说不定会产生什么反应。
就目前来看,好处有:
- 看到什么话题、或者聊天的时候牵扯到相关书籍,可以迅速搜索看总结回顾。
- 书看多了,类似的主题有不同的观点,可以相互引用,形成体系化观点/笔记。
两个例子
| 《程序员必读之软件架构》 | 《国家为什么失败》 | 《软件架构师的12项修炼》 |
|---|---|---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
3. 随想
- 利用 Homelab 搭建个人的知识库,需要开公网,方便随时随地记录和查看。
- 记录的时候先随便找个地方记,每周进行整理,甚至发布公开的周报,记录本周的见闻和感想。
-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多记录,多回顾,方便后续进行系统化地整理。
- 怎么更好地和家里领导有共同话题?多分享看到的东西,交流各自的想法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