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PC是远程过程调用的简称,广泛应用在大规模分布式应用中,
作用是有助于系统的垂直拆分,使系统更易拓展。
Java中的RPC框架比较多,各有特色,广泛使用的有RMI、Hessian、Dubbo等。
RPC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跨语言,本文只以JAVA语言里的RPC为例。
其他的框架结构也类似,区别在于对象的序列化方法,传输对象的通讯协议,
以及注册中心的管理与failover设计(利用zookeeper)。
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运行在不同的JVM中,Client只需要引入接口,
接口的实现以及运行时需要的数据都在Server端,RPC的主要依赖技术是序列化、反序列化和传输协议,
JAVA里对应的就是对象的序列化、反序列化以及序列化后数据的传输。
RMI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JAVA自带的,Hessian里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私有的,传输协议则是HTTP,
Dubbo的序列化可以多种选择,一般使用Hessian的序列化协议,传输则是TCP协议,使用了高性能的NIO框架Netty。
对于序列化,我还了解一些,像Google的ProBuffer、JBoss Marshalling和Apache Thrift等
1.RMI
毕竟是JAVA语言最开始时的设计,后来很多框架的原理都基于RMI,RMI的使用如下:
对外接口
1 | public interface IService extends Remote { |
服务实现